足迹
重生嫡女要追夫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75章 诛心(第1页)

x红萝听了婆子的话,心里也是叹息,不论怎么说,四少爷没有再轻信二小姐这也是好事。她将膏油送进屋里,沈君辰怔怔地站在窗边看着树上的积雪,忽地想到,有一年冬天,大姐姐从梅花上拨了一坛雪,打算埋到地下,等到年来调香泡茶。大姐姐站在树下,他调皮地爬到梅树上,抱着树丫用力摇晃,树上的雪劈头盖地地落下来,大姐姐惊呼着跑开,他站在树上哈哈大笑。大姐姐气不过,捏了一个雪球砸他。姐弟俩在雪地里你追我跑,欢声笑语引来了爹娘,爹娘坐在庑廊下,让他们跑慢点,不要摔倒了……红萝唤了他一声,沈君辰回过头来,一看是红萝,心中颤了颤:可是大姐姐有什么交代红萝将放了膏油的盒子呈给了四少爷,犹豫了一下,又补充道:这膏油……是小姐从书上学到的秘方,配伍十分复杂,做起来也不容易,原是做给侯爷缓解手臂疼痛的,大小姐特地让奴婢送了两盒过来。沈君辰捧着盒子,眼眶不禁一热。红萝回到梧秋院,就同大小姐说了这事。沈昭嬑心中一冷,沈青词惯会诛心,从前利用沈君辰诛她的心,现在沈君辰不受利用,就诛沈君辰的心。沈君辰毕竟才十三岁,怕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,卫所冬猎要持续到年关,沈君辰在家待不了两天,就要继续参加冬猎。冬猎是为了检验士兵训练,要进入深山老林,每年冬猎都要伤亡许多人。若是沈君辰因沈青词的诛心之话自责消沉,很容易在冬猎中出事。不是她多想,沈君辰出了事,大房就成了绝户……沈昭嬑越想越不对,觉着二房很可能对沈君辰起了坏心思,便让红萝去了一趟主院,将这事告诉母亲。沈君辰前世就很听母亲的话。只是后来母亲病重,常年卧病在榻,没有精力管沈君辰,沈君辰与大房才会越来越疏远。沈昭嬑靠在迎枕上,想着这事。前世,二房始终没对沈君辰动手,是因沈君辰受二房摆布,沈君辰又是大房的独苗苗,将来要承爵,不管出了什么意外,都会牵动族里,容易牵连到二房……现如今,沈君辰不受摆布,二房近来吃了不少亏,还被迫分了家产,不知道二房会不会狗急跳墙沈昭嬑慢慢喝着药,柳心瑶就过来了,笑着说:你四弟没事,方才还同我说了,过两日要回卫所参加冬猎,为你猎一只鹿,用鹿皮做红枣阿胶给你补身,他这次回来,好像长大了许多。沈青词那些诛心之语,连她听了都不由一阵齿冷。她匆忙去了松风院,本以为自责消沉的辰哥儿,却捧着妱妱让红萝送去的膏油,高兴得手舞足蹈。本来沮丧消沉的心情,因为妱妱让红萝送去的两盒膏油,重新振作了起来。沈昭嬑放心了些,笑着对母亲说:辰弟身边还缺个随从,一直寻不到合适的人选,这样也不是办法,不若挑个机灵又会些拳脚功夫的,送到卫所里,同辰弟一起训练,身边多个能说得上话的人,也好有个照应。镇北侯府养了不少看家护卫,都是世代的家臣,后人也是从小就开始习武。挑个会武艺的跟着沈君辰,是为了防着二房狗急跳墙。也是为了鞭策沈君辰。沈君辰资质不错,父亲才对他寄予厚望,严厉教导,前世沈君辰弃武从文,只花了三年时间就考中了举人。虽然他的排名可能掺了一些水分,考官许是碍于她和摄政王的关系,将沈君辰的名次往前挪了挪,但考生的文章在礼部衙门,是可以查阅观看的,沈君辰的考卷定也有可取之处。璞玉需要精心雕琢。柳心瑶觉着这个主意不错:你爹爹定是十分赞成,当年挑选白桦,你爹爹觉着白桦太瘦弱了,老夫人坚持要用白桦,你爹爹拗不过,才留了他,没想到……她神情一黯,后来审问了白桦,这才知道,他没少给辰哥儿进谗言,辰哥儿要弃武从文就是他撺唆的,还口口声声说二房怎么好……这话也不是为沈君辰开脱什么。白桦是贴身小厮,随身不离地跟着你四弟,你四弟从小就被他灌输了弃武从文,亲近二房的话,想想都觉着可怕,做爹娘的没有及时发现,她苦笑了一下,也是我们的过失。娘,罪魁祸首是老夫人。沈昭嬑低头喝水,她刚才喝了药,嘴里苦得慌,红药化了一杯蜂蜜水给她解苦。主子跟前的小厮是家生子,忠心自是不必说,沈君辰身为大房嫡子,将来是要承爵的,二房的人还使唤不动他,白桦会这样,是受了老夫人的指使。爹娘从前只以为老夫人偏心,对老夫人没有防备,这才一直没发现这事。白桦本身也机灵,跟着沈君辰多年没有犯过错,与沈君辰感情也不错。在老夫人看来,她这么做,也只是想让大房一直念着二房的好,才会一直尽力照顾二房。这做法实在令人恶心。柳心瑶叹了叹气,那些糟心事,不提也罢:好在发现得及时,回头同你爹爹说一声,尽快把人安排过来,陪辰哥儿一起去卫所。家臣们的子弟,哪些有出息,哪些可以堪用,侯爷心中都一门清,毕竟这也是侯府的一部分底蕴所在。……第二日,沈昭嬑感觉精神又好了些,三叔沈岭过来看她,顺带同她说起了铺子上的事。我们家在香河县,淑阳镇还有五间规模不错的铺子,香河在顺天府和天津府之间,早两年还修了河堤,连通了运河,铺子里的营收一直很好,从前是二房在管,自从我接手了铺子后,其中三间布庄铺子,却出现了大额亏损的情况。成祖还是藩王时,出兵平定北蛮,便有自立的意图,路过香河一带,曾有意在此建都,后因统兵北上,便不了了之。香河一带属于朝廷直管,有直隶香河之名,一直有小江阴之名。